Twitch官网(老鼠台) 沈悦时:国内外互联网直播生态差异

本文来自Twitch官网(老鼠台) Principal Research Engineer 沈悦时在LiveVideoStackCon 2018热身分享,并由LiveVideoStack整理而成。在分享中,沈悦时介绍了Twitch官网(老鼠台)的运营内容与产业规模,并从成本与架构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直播生态的差异。
文 / 沈悦时
整理 / LiveVideoStack
直播回放:
介绍Twicth平台

今天的大纲主要是和大家分享一下中国和美国互动直播的区别。首先,我简单介绍一下Twicth平台。
Twitch官网(老鼠台)是一个互动直播平台,于2011年开始创立,大概是从2013年开始火起来的。
1,直播内容
Twitch官网(老鼠台)平台的内容和国内的虎牙斗鱼平台非常相似,但其主要是以游戏为主。

2,观看数据量
下面这张图是我们去年统计的真实的观看量,每天的活动量大概在一千五百万左右。

另外,就在今年,在E3上统计得出Twitch官网(老鼠台)的单个频道访问量超过了一千七百万,在Alexa上,通过统计单个用户每天的访问量和每个用户的访问页面次数,我们的受欢迎程度目前排在全球第32位。这个排名自从2011年创立公司以来节节攀升。

3,产业规模
与国内的相比,Twitch官网(老鼠台)是一个全球性的网站,从去年的数据来看,日用户活跃量是1500万,每年观看时间三千五百亿分钟,平均每个人逗留的时间大概是一百分钟左右。
与国内相比的差别
1,成本
技术会怎样发展,基本上都是用成本来决定的。下面就给大家展示一个Twitch官网(老鼠台)的成本结构图:

从上面的图中可以看出,我们的成本分为三大块,就是内容、运营和人力。人力就是每个人的工资,这个内容和人力先不说,我们工程师就讨论技术上的。技术成本分为是固定成本和流水成本;在美国的直播网站和中国的直播网站有一个很大不同的地方就是,所有美国直播网站的机房全都是自己的,CDN也是自己的。我们的固定成本就在转码器和Edge这两块上,我们的很多架构设计就是为了节省在这两块上的固定成本。流水成本就包括服务器开销,骨干网开销,ISP Peering等,据我的了解,在中国是不允许私人企业设骨干网的,但这在美国是允许的,Twitch官网(老鼠台)的机器和骨干网均是自己架设的。
2,架构

刚刚简单讲解了一下成本的问题,下面会为大家分析一下我们的架构,首先介绍Twitch官网(老鼠台)技术的一个卖点,就是我们是一个全球的网络,谁要是想到我们这来开启直播都可以。 我们在全世界20多个国家都布有机房,比如说一个人在澳大利亚做直播,他就可以接入到澳大利亚的机房,然后把它送到我们几个大的中心,之后再做转码,最终在全世界进行分发。说到转码,是我们比较自豪的地方,比起CDN,我们可能是世界前五名,不能说是最大的,但是,能够支持的同时上线的主播人数是很多的,这是我们比较自豪的。去年同时上线的主播数量大概有三万多人左右,今年又一下又突破到六万多人左右了。我们有几万台机器分布在全世界各地,所以每一个机器的单机密度是非常重要的,为了既保证观看质量,又能降低成本,我们引入了低延时HLS技术。另外一个方面,因为对码率要求非常的高,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带宽情况不一样,所以我们重新定义了ABR的阶梯,目前最高码率的是1080p。
总结来说:
1) 我们有全球性的网络,频道数比较多,全球性分发,给每个主播同等待遇;
2) 我们的码率很高,码率是1080p;
3) 低延时HLS:相对于以前用的RTMP,HLS极大的节省了成本,但延时会有一定增加,目前在三四秒之内;
4) 我们做的ABR技术,可以自动侦测出你的码率,根据带宽等情况进行上下切换。
这里面还有很多技术细节,由于时间有限,不能和大家聊太多东西,期待下次在北京能和大家见面,下次在北京我会详细分享两个内容,一个是低时延HLS,一个是QoE。
Q&A
Q1:Twitch官网(老鼠台)在印度的用户量怎么样,由于印度网络质量差,抖动大,有什么好的方法应对吗?
A:印度就是网络质量非常糟糕,导致的问题是看点播还行,看直播效果很差,我们在印度的量不是太大的,我们也在非常那个紧密的在关注印度的网络状况。
Q2:分级Replication设计是为了什么呢?
A:我们有很多的频道,同时上线六万路,大主播观看的人比较多,我们对大主播要把它分级,让他在世界每个角落都能被看到;小的主播没有办法,没有那么多带宽,我们就分级到比较近的地方。
Q3:Twitch官网(老鼠台)在所有的平台都是软解吗?
A:根据每个平台会有所不同,但是能硬解尽量选择硬解。
Q4 : 沈老师,您在用FFmpeg转码时,会如何设置线程数呢?
A:我们不使用FFmpeg,为什么不用FFmpeg呢?我们分析了一下,用FFmpeg做直播转码,实时转码效率支持不高。我们有写自己的转码,转码效率比FFmpeg要高70%,差不多1倍数左右。
Q5:VP9怎么解决移动端解码器耗电的问题?
A:耗电问题,这个是很好的问题。这个我们会争取是硬解,但是也在测软解,我们知道很多的低端的是软解的,我们有可能是在做一个白清单,我们觉得这个我要给你硬解,需要让你用VP9来解你就用VP9,要不然你还是回归到H264。
Q6:你们对OBS有优化吗?对源端推流质量管理有什么优化方案?
A:我们对OBS没有优化,主播如果很在乎推流质量,他会再去买个电脑专门用来推流,我觉得未来可能就是全部都是UDP来推流。
Q7:沈老师,你们对直播ABR算法有好的推荐吗,有类似用深度学习来做带宽预测吗?
A:我看过这个MIT文章,它是针对点播来做得,而不是针对直播来做得,点播每次传输过去的数据是有很多的,这个用深度学习可能是有用的,但对于直播的话,用处不是太大,因为你都不知道你未来的码率是多少。